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简介

发布时间:2018.08.30

点击查看原图


创新人才培养基地

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

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

机电功能材料博士、硕士点

新能源材料博士、硕士点

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

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点


中央-地方共建航空复合材料试验教学平台

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

教育部、上海市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

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

中国工程教育协会认证专业

《华盛顿协议》国际工程教育互认专业

上海市全英文课程建设规划专业

上海市材料创新研究院

学校重点学科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


上海市粉末冶金汽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上海市教委“金属基先进电力材料”重点实验室

上海理工大学-中铝上铜压延铜箔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

“上海理工大学-振华港机”上海市十大示范性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之一

上海理工大学-金发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

上海理工大学-金豹实业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

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-“卓越工程师”培训实践基地

映瑞光电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-“卓越工程师”培训实践基地

上海兹韦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-“卓越工程师”培训实践基地


年招收本科生约130人,研究生约180人。

系部划分及负责人

机电材料与成型系(主任:李伟教授;副主任:李晓燕副教授)

能源与环境材料系(主任:赵斌教授;副主任:李生娟副教授)

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(括号中为各学科方向带头人)

电功能材料(刘平,教授,博导,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,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)

增材制造(黄爱军,教授,博导,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,英国材料学会会士,材料学院院长

新型炭材料(杨俊和,教授,博导,全国优秀教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)

纳米材料与应用(朱钰方,教授,博导,德国洪堡学者,上海市“东方学者”特聘教授,上海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)

材料成型与模具(雷君相,教授,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,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)

低维功能材料(赵斌,教授,博导,日本东京大学JSPS研究员,上海市曙光学者,青年科技启明星,能源与环境材料系主任)

微纳材料与器件(王现英,教授,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,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

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(郑时有,教授,博导,上海市“东方学者”特聘教授,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)

聚合物基复合材料(王霞,教授,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获得者,上海市“三八红旗手”)

电纺纤维与环境应用(余灯广,研究员,博导,伦敦大学学院客座教授,威斯敏斯大学、伦敦都市大学、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)

功能合金及成型技术(刘芳,博士,副教授,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,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,民盟上海理工大学副主委)

高水平师资队伍

90%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

70%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

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、国家青年千人计划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中科院百人计划、上海市领军人才、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、上海市浦江人才、上海市科技启明星、上海市曙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5人。中国工程院胡壮麒院士,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,中国科学院王中林院士(外籍),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吴鑫华,澳大利亚科学院、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,美国科学院院士Rodney R. Boyer,美国工程院院士James C. Williams等一批世界著名材料学家任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。

高水平的实验设备条件

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米,建设有材料制备、性能测试、结构表征、表面精细修饰等高水平的专用仪器设备体系,设备总值24500万元,有HRTEM/SEM/XRD/AFM/ROMAN/FTIR/GPC/DMA/TG/DSC等大型仪器设备1000多台(套),还有USST-Zwick共建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、USST-PE共建材料组成与化学结构分析实验室、USST-FEI共建材料微结构分析实验室,增材制造国际实验室。

点击查看原图

点击查看原图


高水平的科学研究

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973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和横向研究课题600项,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十多项。每年在世界著名材料类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,申请及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70多项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、高导电合金材料、特种石墨材料、纳米碳材料、胶黏剂材料等数十种新材料产业化。

高度重视与社会的紧密合作

学院是中国新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单位,中国金属学会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电工学会碳石墨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、上海市新材料协会、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、上海市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和上海市聚氨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。与宝钢、上海华谊集团、上海汽车集团、上海电气集团、上海商飞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。

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

与美、德、英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、企业和研究院保持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,并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关系,为探索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。有多种类型的交流计划支持学生到海外高校学习和创新活动。

点击查看原图

点击查看原图


大力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活动

学院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,在不断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条件下,强化全英文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。创新学生工作机制和体制,全面实行学士导师制,实现了在学业指导、创新活动、职业发展、毕业设计、研究生生源培育、就业推荐等方面对于学生的个性化、全面化、全程化的指导。除国家、上海市和学校奖学金外,还与企业合作共建的过程中,设立了Zwick/Roell奖学金及大学生创新基金、PE奖学金及大学生创新基金等,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,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60%的学生能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,高年级中70%以上的学生参与到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中。

点击查看原图

点击查看原图


良好的就业前景

依托上海市新材料行业协会、模具行业协会、化工行业协会、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等,积极培育我院毕业生特有的人才市场,建立振华港机(上海市十大示范基地之一)、德国Zwick、上海金发科技等学生实习实践基地,学院为每届毕业生举办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行业协会就业专场招聘会”,近几年,材料专业毕业生流向领域: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企业、家电企业、电子企业、IT企业、航空零件制造企业、轨道交通制造企业;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、新技术开发、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。代表企业为上海大众、上海通用、上海汇众、中芯国际、延锋江森、延锋伟世通、中电电气、曼胡默尔等企业。

点击查看原图


2010-2017年连续八年,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%,就业率、高质量就业率均居全校第一,就业质量稳步提升。

点击查看原图